记录分享学习及工作中的点滴
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,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转移到周围环境介质,使得被冷却对象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,并在所需的时间内维持这个低温。制冷与冷却都是一个降温的过程,但冷却是热量从高温对象向低温对象传递的过程,是一个自发的过程;而制冷是将热量从低温对象传递给高温对象,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,需要一定的制冷设备,以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为作为补偿,这种能量形式可以是机械能,热能,电能,太阳能等。 同时,热量的转移传递需要一种能够携带热量的工作物质来完成,这种转移传递热量的物质在制冷系统中被称为制冷剂。制冷就是通过制冷剂的热为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来实现的。
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汽化过程中从周围介质,即被冷却物中吸收热量 ,从而产生冷效应来实现的。
液体工质在不同压力环境下,其对应的饱和温度,即沸点不同,液体压力越低,对应的饱和温度越低。因此,只要创造一定的低压条件,就可以利用液体汽化吸热的方法获取所要求的低温。由此可见,创造相应的低压条件是制冷的关键。
根据制冷温度范围的不同,制冷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1)普通制冷:其制冷温度高于-120℃。
2)深度制冷:其制冷温度范围介于-120℃和20K之间。(20K即-253.15℃)
3)低温和超低温制冷:其制冷温度低于20K。
注:
液体饱和温度是指液体和蒸气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,即液体处于饱和状态时的温度。
饱和状态时,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等。
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是一一对应的关系,即不同的饱和压力对应着不同的饱和温度。当压力改变时,液体和蒸气会在新的饱和温度下形成新的动态平衡。
下一篇:常用的制冷机组有哪些?
24小时免费咨询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